0

口舌生疮消不下去太痛苦 溃疡也需要辩证施治【通用两篇】

浏览

4310

文章

2

篇1:口舌生疮怎么办 ?需要辩证施治

全文共 1196 字

+ 加入清单

口腔溃疡,也称为口腔溃疡。为什么有些人吃了“净化粉”而没有好转,甚至更糟?事实上,口疮和舌不能简单地“泻火”,而是需要辨证治疗。

口腔溃疡,或所谓的口腔溃疡,对许多人来说是很难处理的——当吃东西时,溃疡区域会疼痛并使人忘记吃东西。除了口腔卫生不良和龋齿或牙周病等简单的口臭因素之外,还有什么别的可能呢?家里的老人可能会告诉你,这实际上是“上火”,你需要采取一些药物“泻火”,或喝一碗凉茶,并采取牛黄解毒片。为什么有些人吃了“净化粉”而没有好转,甚至更糟?

声明:请让我们知道是否有任何侵犯图片来源网络。

口腔溃疡需要辨证治疗

1.外源病原体引起的毒素类型

(1)证候:在外感疾病后1 ~ 2天出现,伴有外感症状。开始时,口腔粘膜局部充血,红肿,轻度疼痛。舌尖或嘴唇出现栗色小红点或小疱疹。疱疹在12小时内崩溃,表现为边界清晰的浅表溃疡。

(2)治疗原则:清热解毒、健脾祛湿。

(3)配方:金银花、连翘、藿香、木香、佩兰、茯苓、神曲、枳壳、葛根、白术、赭石、旋覆花(包煎)。用水煎炸,每天一剂。

2.脾胃积热

(1)证型:口舌糜烂、肿痛、面疮红肿、灼痛,甚至口臭、牙龈肿痛,伴有口渴多饮、尿黄便秘、舌红苔黄、脉滑数。

(2)治疗原则:清热泻火,清胃热。

(3)配方:栀子、黄芩、连翘、大黄、芒硝、博、黄连、竹叶、甘草。用水煎炸,每天一剂。

3.脾肾阳虚

(1)证型:口舌口疮,溃疡面色苍白,周身无红肿,量少,长期治疗无好转,伴有四肢温热,口干喜饮,腰背酸痛,尿频清长,大便溏泄,舌淡苔白腻,脉沉弱。

(2)治疗原则:温脾肾,点火归源。

(3)配方:附子片(先煎30分钟)、肉桂、熟地、山茱萸、山药、牡丹皮、茯苓、泽泻、苍术。用水煎炸,每天一剂。

4.脾胃虚弱

(1)证型:口舌复发性口疮,面色苍白凹陷,精神疲乏气短,食欲不振,四肢温热,大便溏泄,舌淡苔白,脉细弱。

(2)治疗原则:补中益气、健脾化湿。

(3)配方:黄芪、党参、当归、陈皮、柴胡、升麻、藿香、茯苓、白术、甘草。用水煎炸,每天一剂。

5.心肾阴虚

(1)证型:溃疡颜色鲜红,数量众多,形状各异,大小不一,白天轻痛,晚上重痛,伴有心悸心烦、失眠多梦、健忘、眩晕耳鸣、腰膝酸软、咽喉口干、小便短黄、舌红苔薄、脉细数。

(2)治疗原则:滋阴清火、养心安神。

(3)配方:生地、地骨皮、山药、泽泻、山茱萸、野菊花、连翘、升麻、砂仁、桑寄生。用水煎炸,每天一剂。

6.血虚和阴虚

(1)证型:月经前后舌质溃烂,伴有大量早经、五心烦热、口干口渴、舌淡苔薄白、脉数少。

(2)治疗原则:养血滋阴,泻虚火。

(3)配方:当归、白芍、生地、竹叶、茯苓、牡丹皮、栀子、柴胡、麦冬、五味子、玄参。用水煎炸,每天一剂。

7.虚火之炎

(1)证型:口腔唇、舌、颊粘膜有溃疡面、发红、疼痛、进食困难、说话困难、舌红、脉滑。

(2)治疗原则:祛腐解毒。

(3)处方:胆矾。用法:将胆矾涂于溃疡面,不要研磨成粉末,以免过量。

展开阅读全文

篇2:口舌生疮消不下去太痛苦 溃疡也需要辩证施治

全文共 1178 字

+ 加入清单

口舌生疮,也就是所谓的口腔溃疡,提起来很多人都知道它的难缠——吃东西时,溃疡部位疼起来让人茶饭不思;而口气难闻,在排除了口腔卫生不良以及龋齿或牙周病等单纯性口臭因素后,还有什么可能呢?家里老人可能会告诉你,这其实是“上火”了,得吃点药“泻泻火”,或者喝碗凉茶,吃点牛黄解毒片。为何有人吃完“泻火药”非但没有好转,甚至情况更糟?和本网一起来看看吧。

口舌生疮需要辩证治疗

1.外感时毒型

(1)证候:多发于外感后1~2天,伴有外感症状。初起口腔黏膜局部充血、红肿,微痛,舌尖或唇内出现栗粒样小红点或小疱疹,12小时内疱疹溃破,呈表浅溃疡,边界清楚。

(2)治则:清热解毒,健脾化湿。

(3)方药:银花、连翘、藿香、木香、佩兰、茯苓、神曲、枳壳、葛根、白术、代赭石、旋覆花(包煎)。水煎,日1剂。

2.脾胃积热

(1)证候:口舌多处糜烂生疮,疮面红肿,灼热疼痛,甚则口臭牙龈肿痛,伴口渴多饮,尿黄便秘,舌红苔黄,脉滑数。

(2)治则:清热泻火,荡涤胃热。

(3)方药:山栀、黄芩、连翘、大黄、芒硝、薄、黄连、竹叶、甘草。水煎,日1剂。

3.脾肾阳虚

(1)证候:口舌生疮,溃疡面色白,周围不红,数量少,久治不愈,伴四肢不温,口干喜热饮,腰背酸痛,尿频清长,大便溏,舌淡苔白腻,脉沉弱。

(2)治则:温补脾肾,引火归源。

(3)方药:制附片、(先煎30分钟),肉桂、熟地、山茱萸、山药、丹皮、茯苓、泽泻、苍术。水煎,日1剂。

4.脾胃虚弱

(1)证候:口舌生疮反复发作,疮面色淡凹陷,伴神疲气短,不思饮食,四肢不温,大便稀溏,舌淡苔白,脉细弱。

(2)治则:补中益气,健脾化湿。

(3)方药:黄芪、党参、当归、陈皮、柴胡、升麻、藿香、茯苓、白术、甘草。水煎,日1剂。

5.心肾阴虚

(1)证候:溃疡颜色鲜红,数量多,形状不一,大小不等,疼痛昼轻夜重,伴心悸心烦,失眠多梦,健忘,眩晕耳鸣,腰膝酸痛,咽干口燥,小便短黄,舌红苔薄,脉细数。

(2)治则:滋阴清火,养心安神。

(3)方药:生地、地骨皮、山药、泽泻、山茱萸、野菊花、连翘、升麻、砂仁、桑寄生。水煎,日1剂。

6.血虚阴亏

(1)证候:口舌溃烂多发于月经前后,伴月经先期量多,五心烦热,口干喜饮,舌淡苔薄白,脉细数无力。

(2)治则:养血益阴,潜降虚火。

(3)方药:当归、白芍、生地、淡竹叶、茯苓、丹皮、山栀、柴胡、麦冬、五味子、玄参。水煎,日1剂。

7.虚火上炎

(1)证候:口唇、舌、颊部内黏膜有溃疡面,红肿疼痛难进食,说话困难,舌质红,脉弦滑数。

(2)治则:去腐、解毒。

(3)方药:胆矾。用法:将胆矾涂于溃疡面,不要研成粉,以防过量。

口腔溃疡饮食上注意事项包括:

1.以流食、半流食为主,如藕粉、面片汤、粥;

2.多吃富含维生素B2和核黄素的蔬菜,可以促进黏膜修复,如胡萝卜、冬瓜、小白菜;

3.尽量少吃鱼、肉、虾,多吃水果,如苹果、猕猴桃、火龙果、香蕉。

展开阅读全文